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疫情期间安全提示

发布时间:2020-03-07 08:42:06 丨 阅读次数:5308

当前,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居家安全工作,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和家庭财产安全,请记住以下安全提示:

 防疫安全:疫情期间,教育孩子应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外出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关注孩子体温变化,按照学校要求做好体温监测和上报工作。

 消毒安全:由于疫情的存在,大多数家庭储备了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物品,存放的位置要避免高温,严禁接触火源。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消毒,做到消毒并保证安全。

消防用电安全:陪孩子学习一些消防知识并进行家庭消防安全排查。要重点做好“三清三关”:

清阳台

清走道

清厨房可燃物和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充电的电瓶车

居家生活要注意关火

关电

关气源

 饮食安全:教育孩子不要暴饮暴食,不食变质、过期食物,避免食物中毒。切记要提醒孩子饭前便后一定洗手。

 网络安全:特殊时期孩子上网时间加长,教育孩子除上网学习外,不浏览不健康网页,不痴迷游戏等。

 心理安全:面对当前疫情,教育孩子不传谣、不信谣。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利用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权威资料,帮孩子科普疫情相关知识,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疫情的产生与传播,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作息及运动安全:教育孩子生活学习有规律,注意保暖,适度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防诈骗安全:

(一)虚假线上教学。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学校延迟开学、开展线上教学之机,混入家长班级群中,冒充教师身份,诱骗受害人缴纳“学费”“培训费”,非法牟利。

01.jpg

1、家长群里发通知 假冒老师收学费

2月6日中午1点左右,某幼儿园小2班的家长们在班级QQ群中突然收到一位自称是班主任陈老师的人,在群里发布了一则收费通知:因为疫情影响,接教育部门通知,现开始收取幼儿园学费,统一扫二维码付款后截图发群里! 

02.jpg

学生家长小莉(化名)看到通知,且群里已有好几个家长发了转账的截图,便没有怀疑,也用支付宝扫描这位陈老师发在群中的二维码付款。

这件事没多久,群里突然出现另一名“陈老师”,她紧急告诉大家停止缴费,自己才是真正的陈老师,幼儿园没有要求缴费,刚才发布信息的是骗子。大家这才发现,刚才的“陈老师”虽然头像和名字都和陈老师一样,但是QQ号是新的,而且前一天刚刚入群。申请入群的时候,骗子是以学生妈妈的名义混进群里的。

骗子发布通知的时候,正好是中午,真正的陈老师在午休,没发现群里出现的异常情况。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已有不少家长扫码支付了学费,小莉也是其中一位,群里被骗的家长们便一起到辖区派出所报了警。

2:广撒网,搜索QQ群

诈骗分子会直接在QQ或者微信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如果该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或者班主任验证不严格,冒充学生家长申请后即可进入。

3:换头像,伺机行动

骗子进群后,会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或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然后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班主任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然后在群里发送假收费通知,并称因疫情影响要做好相关开学准备工作,要求缴纳学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催促家长及时通过二维码缴费。

03.jpg

4:利用时间差,发布诈骗信息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或者老师在休息时间,不法分子便借机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通常采用群收款功能、收款二维码或银行卡账号方式进行收钱。因为有些学生家长平时比较注重防骗知识学习,在群里及时戳穿了骗子的伪装,让其他家长免于被骗,高级的骗子便会使用一些新的套路,继续诈骗。

 

5:利用私聊针对性诈骗

QQ群不是好友的两人,可发起临时会话。下面这条信息中骗子的行骗方法就有些高级。用所谓的“班主任”交待了培训背景、收费方式和金额,还称培训结束后,教育局会补贴1500元费用,不少家长便开始信以为真。

这个假冒的班主任先是告诉家长:受新冠肺炎影响,会开展线下英语培训,骗子在家长同意后,就会发来收款二维码,让学生家长付钱。

很多家长扫码的时候,也会发现是个人收款码,但是因为报名图片上已经说了,费用要先交给老师,于是也就打消了疑虑,按照要求转了2300元培训费。

04.jpg

(二)兜售疫情防控物资。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网民因口罩、酒精等防疫防控物资紧缺所产生的抢购心理,假借代购或现货名义,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之后再以种种理由拒绝发货,借机敛财。

05.jpg

 “内部渠道,能买防疫口罩和体温枪,欲购从速。”2月10日,秦皇岛市民任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肖某发的消息,便与肖某联系,预定了一批口罩和体温枪,并按照肖某要求预支付13.2万元货款。肖某称下午4时可以取货,但是当日下午4时后,任某发现肖某失联,马上报了警。

(三)兜售防疫“特效药”。不法分子利用民众恐慌、易于轻信防疫“特效药”的心理,冒充政府机关、疾控部门或药物研究机构名义,通过向受害人推销假冒防疫“特效药”“新药”,有的甚至给假冒伪劣药品贴上外文标签冒充“国外药”,骗取钱财。

06.jpg

如,张某收到一条短信,称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可以增强抵抗力。为了得到强身健体的“秘方”,张某点击信息中的链接,根据页面提示,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之后卡内资金被全部转走。

(四)虚假车船机票退改签。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国际国内部分交通工具停运,办理退票手续之机,发送欺诈短信,诱导受害人拨打电话或登录钓鱼网站,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骗取卡内资金。

07.jpg


如,1月22日,王某收到“航班因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已被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的短信,其按照短信提供的电话联系“客服”,点击进入“客服”发来的“改签专用链接”,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后,卡内资金被全部转走。

(五)虚假献爱心。不法分子利用民众的爱心和同情心,冒充慈善机构或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发送“献爱心”欺诈短信或搭建“献爱心”钓鱼网站,诱骗受害人捐款,骗取钱财。

08.jpg

如,1月27日,蔡某使用个人身份信息,注册名为“武汉市慈善会”的微信公众号,误导民众通过扫描其提供的微信支付二维码,进行捐款。短短7小时内,就有不明真相的112名民众通过该渠道,向蔡某个人微信账户转入八千八百余元。

(六)虚假刷单兼职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疫情防控期间,民众减少出门,多数时间在家的状况,发布“足不出户,轻松赚钱”等虚假刷单返利广告,设置连环骗局,诱骗受害人刷单付款,之后拒绝退款,骗取钱财。

09.jpg

如,2月1日,张某收到一条淘宝商家推送的二维码,称其信用记录良好,可提供兼职工作。张某随即扫描二维码加入QQ群,咨询兼职事宜。群内“业务员”先让其注册购买五百元的刷单产品,并向其返还本金及佣金五百六十元,取得张某信任后,即向张某推荐“导师”微信,由“导师”进一步诱导其购买更高佣金收益的刷单产品,张某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向对方账户转入六千余元。在对方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并要求张某继续转账后,张某才发觉被骗。

(七)虚假物资运输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物资运输紧张之机,通过社交软件、货运平台等渠道,发布运输疫情防控物资的虚假信息,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缴纳运输货物押金,骗取钱财。

10.jpg

如:1月27日,货运车司机陈某在“运满满”货运调度平台,搜索到一则医疗救援物资货运订单。“货主”称为防司机逃单,要求陈某先支付一千元定金,陈某没有多想便通过平台转账。当陈某询问“货主”装货地址时,“货主”迟迟没有回复,再次致电联系时,发现已被拉黑。

(八)冒充亲友感染新冠肺炎。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亲友之间不能见面的情况,冒充受害人亲友,谎称自己或受害人其他亲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隔离治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缴医治费用,骗取钱财。

11.jpg

如,浙江省110接报的警情中发现,有不法分子潜入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冒充学校或公司工作人员,以孩子或员工疑患“新冠肺炎”被隔离医治为由,请求帮助垫付“住院费”,骗取钱财。

(九)冒充医护人员提供床位。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医院床位紧张的现状,在网络上散布提供医院住院床位的虚假信息,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骗取钱财。

12.jpg

如,广东省110接报的警情中发现,不法分子在二手交易网站、社交网站等散布可帮忙联系医院提供住院床位的虚假信息,诱导受害人转账支付“好处费”“打点费”,之后将其拉黑,骗取钱财。

温馨提示:

1.各位班主任要积极检查自己所在班级QQ群、微信群,核实所有成员身份,家长QQ群、微信群,要严格落实实名制度,严格入群批准,开启加群验证,杜绝陌生人随意入群现象,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

2.家长要学会分辨信息真假。如果在群内遇到班主任收费的通知,请家长们先核查群内是否有和班主任老师相同QQ头像、微信头像和昵称的成员,遇到类似二维码付款的时候,家长切记要与班主任老师进行电话口头确认,不可盲目地扫码付款。

3.家长和同学们切记校方在疫情期间不会开展任何性质不明的网上募捐。

4.家长和同学们切记校方在疫情期间不会以任何方式组织家长和学生集体买口罩等防疫物品。

5.家长和同学们切记校方在疫情期间的所有网上课堂均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以短信方式推送任何教学链接。不会在群内发送二维码要求家长通过网络转账的方式支付学费。

6.如各位家长、同学收到任何冠以学校名义的陌生电话、短信、微信、钉钉等推送时都不要轻易点开,务必先向学校或班主任确认,必要时也可与班主任电话联系。

7.坚持从官方渠道获取疫情防控的知识和信息,从根本上铲除电信网络诈骗滋生泛滥的土壤,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8.提高风险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不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短信。不轻易点击来源不明号码或网站发送的链接地址。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不轻易给陌生人转账汇款。如遇电信网络诈骗,请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9.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开启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并更新病毒库,浏览正规网站,防止电脑感染木马病毒,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取。微信、QQ等社交平台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提高账户安全性。